前端性能优化
前端性能优化分类:
1. 减少HTTP的请求次数和传输信息(报文)大小 (文件和合并压缩重点)
1》CSS SPRITE (雪碧图、图片精灵)
2》使用字体图标(ICON FONT)或者SVN等矢量图
+减少HTTP请求次数或者减少请求内容的大小
+渲染更快:因为他们是基于代码渲染的,而对于位图(png/jpg/git)是需要先把图片编码再渲染
+不容易失真变形
+也可以使用webp格式图片,这种格式要小一些(但是需要服务器端支持各种格式的请求处理)
3》图片懒加载(延迟加载)技术
+第一次加载页面的时候不去请求真实的图片,提高第一次渲染页面的速度
+当页面加载完,把出现在用户视野区域中的图片做真实加载,没有出现的先不加载(节约流量,也能减少对服务器的请求压力)
+对于数据我们也尽可能分批加载(不要一次加载)
4》音视频文件取消预加载(preload='none'),这样可以增加第一次渲染页面的速度,当需要播放的时候在加载
5》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数据传输尽可能基于JSON格式完成,XML格式比JSON格式要大一些(还可以基于二进制编码或者文件流格式,这种格式比文件传输好很多)
6》把页面中的css/js/图片等文件进行合并压缩
+合并:争取css和js都只导入一个(webpack可以实现自动合并压缩)
+压缩:基于webpack可以压缩、对于图片自己找工具先压缩、还可以使用服务器的GZIP压缩
7》图片地图:对于多次调取使用的图片(尤其是背景图),我们尽可能把它提取成为公共的样式,而不是每一次重新设置background
8》图片base64(用BASE64码代表图片,减少HTTP请求,增加浏览器渲染的速度,所以真实项目中,尤其是移动端,如果图片加载缓慢,可能BASE64一下就好了;但是,BASE64会导致文件中代码超级恶心,不利于维护和开发,所以少使用;webpack中可以配置图片的BASE64)
2.设置各种缓存、预处理和长连接机制 (网络缓存和本地缓存)
1》把不经常更改的静态资源做缓存处理(一般做的是304或者ETAG等协商缓存)
2》建立(Cache-Control)和Expires HTTP的强缓存
3》DNS缓存或者预处理(DNS PEWDWRCH),减少DNS的查找
4》设置本地的离线存储(manifest)或者把一些不经常更改的数据做本地存储(webstorage、indexdb)等
5》有钱就做CDN(地域分布式服务器),还有一个财大气粗的方式:加服务器
6》建立Connection:keep-alive TCP长连接
7》使用HTTP2版本协议(现在用的一般都是HTTP1.1)
+可以多条TCP通道共存 =》管道化链接
8》一个项目分为不同的域(不同的服务器),例如:资源WEB服务器、数据服务器、图片服务器、视频服务器等,这样合理利用服务器资源,但是导致过多的DNS解析
3.代码方面的性能优化
1》减少对闭包的使用(因为过多使用闭包会产生很多不销毁的内存,处理不好的话,会导致内存溢出“栈溢出”)
2》对于动画来说:能用css解决的不用JS(能够用transform处理的,不用传统的css样式,因为transform开启硬件加速,不会引发回流),再或者使用定位的元素也会好很多,因为定位的元素脱离文档流,不会对其它元素的位置造成影响), 能用requestAnimationFrame 解决的不用定时器
+requestAnimationFrame还有一个好处,当页面处于休眠无访问状态,动画会自己暂停,直到恢复访问才开始,而定时器是不论什么状态,只要页面不管,就一直处理
3》避免使用iframe (因为iframe会嵌入其它页面,这样父页面渲染的时候,还要同时把子页面也渲染了,渲染进度会变慢)
4》减少直接对DOM的操作(原因是减少DOM的回流和重绘。。。),当代项目基本上都是基于MVVM/MVC数据驱动视图渲染的,对DOM的操作框架本身完成,性能要好很好
5》低耦合高内聚(基于封装的方式:方法封装、插件、组件、框架、类库等封装,减少页面中的冗余代码,提高代码使用率)
6》尽可能使用事件委托
7》避免出现死循环或者嵌套循环(嵌套循环会成倍增加循环的次数)
8》在项目中尽可能使用异步编程来模拟出多线程的效果,避免主线程阻塞(异步操作基于PROMISE设计模式来管理)
9》JS中不要作用with
10》避免作用css表达式
11》减少使用eval(主要原因是防止压缩代码的时候,由于符号书写不合规,导致代码混乱)
12》减少filter滤镜的使用
13》尽可能减少选择器的层级(选择器是从右向左解析) .box a{} 和 a{}==这个性能比较好
14》尽可能减少table布局
15》手动回收堆栈内存(赋值为null)
webpack的性能优化
安全优化
//栈溢出:死递归
//function func(){
func()
} func();
//解决方案
function func(){
setTimeout(func(),0)
}
func()
//=> 相互引用:引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调用,形成嵌套式内存(高程三)
let obj1={
name:'OBJ1'
}
let obj2={
name:'OBJ2',
x:obj1
}
obj1.x=obj2;
版权声明:本文由Web学习之路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